2019年2月7日 星期四

四面八方觀高雄港

※ 原載於立榮航空機上雜誌《Unity》2005年11/12雙月號
https://www.lovingtaiwan.tw/

  觀賞高雄港全貌的最佳方式,正是聰明的您即將享受的視覺樂趣,搭乘立榮航空由高空俯視,感受排名全球前五大貨櫃港區的壯闊。
  
  您已經由高空見識高雄港區壯闊之美,若要深入腹地一探究竟,高雄車船管理處每逢假日舉辦的遊港服務可盡覽風情。遊港時間約二個半小時,由鼓山輪渡站出發,外島旗津立即可達,以近海漁業知名的旗津聳立著百年歷史的燈塔。接著是一連串往外海而去的狹長沙洲,見證旗津半島身為高雄港天然防波堤的功能。

  出了外海可立即感受內外港區浪高的差別,接著,觀光船駛進最精采的第二港口。首先,大型貨櫃起重機佔據了高空視野,看右邊是大林火力發電廠,左轉是中油專用碼頭,中船廠區在此負責建構國軍二代艦,遠東最大倉儲中心也令人驚喜。各式各樣的碼頭方便不同噸位與性能的船舶停靠,寬廣的水道中間是一個個的繫水鼓,方便壅塞時停泊。平日看不到的繁忙碼頭景觀自有其趣味,高雄港的重要性與經濟效益不言而喻,遊港之行由巨大的第二港口直接回到小巧可親的第一港口。

  回到渡船口,也就是哈瑪星象徵所在。當初,航運物資就是在這兒與陸運火車連成一氣,高雄第一個現代化火車站-高雄港驛於焉誕生,留下臨港線這條具歷史象徵與實用性質的鐵道。
 

 
 以往載貨為主的臨港線,現今加入觀光設計。嘟嘟聲中,觀光小火車穿越繁忙市區和汽機車同一平面賽跑,7公里長的東段卻有8座平交道,火車迷可要樂瘋了。嘟嘟小火車會在新光站短暫停留,這一帶將是日後的國際客船航運中心,也是「藍色公路」的起點。當臨港線成為輕軌並連結高雄捷運,屆時,高雄港運載人力的延伸力量得以展現。

賞高雄港靜態版
  高雄港夜晚別有一番風情,坐在漁人碼頭露天景觀台,一輪明月高掛,即將降落小港機場的飛機緩緩穿透月光。一波一波拍擊岸邊的浪,托著大小船隻鳴笛避讓,台華輪靠岸時還會有煙火示意。儘管第一港口水道狹窄許多,卻更貼近港口的意象。人們在此流連忘返,直到眼皮同星光般眨個不停。

  自詡都會派者,在呈現「高」字形的85大樓lounge bar內欣賞港都夜風情最是時髦。大片玻璃窗前,星光近在咫尺閃爍,雲層平行浮動,停泊燈亮著的駁船排成一列,周圍一葉葉小舟倒像是為漁火所吸引的魚羣。在這兒,不禁想到飛機看似碰觸到高雄港壯觀貨櫃群的剎那,感覺很漂亮也很危險,相較此時的寧靜,忍不住要對自己說:「這兒是不是很美?」

 
 我更愛到咫尺之遙的新光站,輕輕搖晃著的浮板像極了一艘小船,就在這兒放下雙腿吧,坐在這兒聽愛河與汪洋一會兒呢喃私語,一會兒低低發出吼聲。最能夠代表高雄港精神的貨櫃節,每年在新光站歡迎四面八方遊客的熱情參與。

  大高雄一向以工業城著稱,運輸業則是奠定高雄經濟模式的基礎,這一切,由港域既寬且深的高雄港開始。工業除了造就龐大的經濟體,近年來,市府更懂得揭櫫高雄工業內在的人文面貌,市民與遊客除了欣賞在地美之餘,進一步感受位居島嶼卻敢放眼全球的雄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