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好物留台灣之蒲燒鰻 |
20191005,台灣 屏東
台灣的相關鰻魚製品(商品)種類相當多,其中又以「紅燒」和「蒲燒」製品最為常見。以下列表,將其中幾個常見的商品與商品來源做一對照,方便消費者辨識和糾正過往的錯誤觀念。
使用不同種類的鰻魚,做為燒烤商品的材料,在商品的表現差異上也相當明顯。此外,逐年白鰻(Anguilla japonica)鰻線的撈捕數量減少,導致鰻魚價格節節攀升(尤其以外銷導向的3-4尾/公斤的規格更是箇中翹楚),也導致消費市場上「有鰻魚就好」的劣幣驅除良幣現象相當普遍。
項目/商品類別 | 我們的蒲燒鰻 | 一般市售常見的蒲燒鰻 | 海鰻製品 |
鰻魚種類 | Anguilla japonica(日本鰻,白鰻) | Anguilla japonica(日本鰻,白鰻),A. marmorata(鱸鰻,花鰻),A. bicolor(雙色鰻)。 | Muraenesox cinereus(灰海鰻,海鰻) |
商品調理方式 | 蒲燒、白燒 | 蒲燒、白燒、紅燒…等。 | 蒲燒、紅燒…等。 |
調理醬汁 | 除了鰻魚本身的醬料外,幾乎沒有多餘的醬汁在真空袋中。鰻魚肉質不會長期因冷凍水分(冰晶)的破壞而軟爛。 | 蒲燒鰻幾乎浸泡在醬汁中,回溫之後常有醬汁可以拌飯。鰻魚肉質長期因冷凍水分(冰晶)的破壞而軟爛。 | 蒲燒鰻幾乎浸泡在醬汁中,回溫之後常有醬汁可以拌飯。罐頭商品的調味也屬於「重口味」調味。 |
口感/質感 | 日本廠商指定進口醬油為主 | 國產醬油、調和降料為主 | 國產醬油、調和降料為主 |
成品包埋醬汁 | 除了鰻魚本身的醬料外,幾乎沒有多餘的醬汁在真空袋中。鰻魚肉質不會長期因冷凍水分(冰晶)的破壞而軟爛。 | 除了白鰻的特有軟嫩多脂,可以原封不動地保存下來以外。其餘的鰻魚種類的肉質特性差異,和腥味明顯以外,在「價值」上也有明顯的差距。過多的醬料浸泡,除了肉質軟爛之外,也會因為過度鹽漬調味而較鹹膩。 | 過多的醬料浸泡,雖然因為海鰻的肉質纖維較粗而少有軟爛之外,也會因為過度鹽漬調味而較鹹膩。 除了肉質纖維較粗之外,油脂較少,腥味較明顯也是其特點。導致成品的乾柴程度相當明顯。 |
口感/質感 | 白鰻的特有軟嫩多脂,可以原封不動地保存下來。沒有過度的醬料浸泡,除了肉質不會軟爛之外,也不會過度鹽漬調味。 | 除了白鰻的特有軟嫩多脂,可以原封不動地保存下來以外。其餘的鰻魚種類的肉質特性差異,和腥味明顯以外,在「價值」上也有明顯的差距。過多的醬料浸泡,除了肉質軟爛之外,也會因為過度鹽漬調味而較鹹膩。 | 過多的醬料浸泡,雖然因為海鰻的肉質纖維較粗而少有軟爛之外,也會因為過度鹽漬調味而較鹹膩。 除了肉質纖維較粗之外,油脂較少,腥味較明顯也是其特點。導致成品的乾柴程度相當明顯。 |
商品價值(格) | 堅守外銷導向的製造精神,以及合格加工廠的生產規格,在一片白鰻價格飆漲的現今。難以撼動的零售價格成為銷售的致命傷。 | 彈性相當大的價格,已經成為台灣現今消費市場的主流。在價差可達NTD 100 - 250 /尾的末端市場中,引導消費者「便宜」為唯一消費考量的消費習慣 | 原本在商業壽司和罐頭產業中的商品,也逐漸出現類似前兩項蒲燒真空袋包裝的商品。雖然,不見得有明顯的低價操作,但是,注意一下標示的「鰻魚種類」,或許會分辨價格和價值的貼切性。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